史广超,汉族,河南省郏县人,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1996年入河南大学中文系学习,2000年推荐攻读本校研究生。2003年考入复旦大学,师从陈尚君先生,研治《永乐大典》及《四库全书》,获博士学位。主讲专业基础课《中国古代文学史》(宋元部分)、《中国古典文献》,公共课《大学语文》、《唐诗故事》等。出版专著《<永乐大典>辑佚述稿》,参编《四库提要精读》,主持省部级课题三项,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2015年主持国家社科一般项目,获国家社科基金。2016年获“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
一本厚厚的文献,一杯淡淡的绿茶,午后的阳光斜照在他脸上,见我们进屋便起身温和地微笑,这就是刚见到史广超老师时他给我们的最初印象。
仰之弥高 钻之弥坚
“读博士的时候,我在老师的提议下,开始研究《永乐大典》宋代文学的内容。”史广超讲述他与宋代文学的渊源时说,“也是在研究期间,我发现了宋代文学许多滞待解决的问题,对宋代文学产生了愈发浓厚的兴趣,在工作之后,仍不断完善博士期间的研究内容。”
“既然做出了选择,就一定要坚持做好。学问是越做越小的,越往后钻研越能发现更深妙之处。”正如史广超说的那样,他选择了研究宋代文学,就一直在这个方向上努力。他从2010年起申请课题,历时近五年时间,终于在申请国家社科项目时获得批准。这一路,他遇见不少困难。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水平最高的时期,然而由于时间的久远和历史原因,现如今很多珍贵的文献资料已经散佚。“想要深入研究宋代文学,就必须要看到分散在各地的文献,仔细研究它们。”为了辑佚珍贵的资料,史广超每年都在寒暑假时前往北京、上海等地,寻找藏于当地图书馆的珍贵孤本。他回忆说,“一个地方能跑三四次,光上海图书馆我就去了三次,每次去都看不成。暑假期间恰值上海的梅雨天气,由于空气太过潮湿,重要文献根本就禁止观看,这就给我的研究造成了困难。”
“类似这样的事情发生好多次了,文澜阁本《四库全书》出来两年了,但是国家图书馆、南京图书馆这些大图书馆都没有,听说杭州图书馆有,今年暑假我就专门去了一趟,结果到了之后工作人员说因馆藏有限,书放在书库了,近期无法观看。”说这些的时候,史广超表示很遗憾。
“文学研究者要亲自面对文献,不可盲目相信书本。”虽然寻找文献原著做研究很费力,但史广超还是坚持着“毋信人言,人实诓汝”的研究态度,迎难而上,从文献本身出发,做到用史实说话,通过大量的文献甄别,让自己的每一项研究都有依据,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丰富了学术界对宋代文学的认识。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史广超说他的教学内容与自己的研究方向是一致的。这使他可以利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研究来丰富课堂内容,也可以通过课堂与学生们的互相学习,来寻找灵感。使学术研究与课堂教学融会贯通,相得益彰。
“我所理解的‘教书育人’,不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是以自己的具体言行来影响学生。其实现在学生心里很迷茫,因为外界的变化实在是太快了,可以选择的路也太多。希望我的学生懂得,选择一样东西之后就要一直坚持,这样才能做好。”谈及育人观,史广超这样说。
“文学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可能显得有些枯燥。如何引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互动,与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厚积而薄发,便成了我在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目标。”史广超认为,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比单纯传输知识重要得多。
“在上第一次课的时候史老师就给我们建了一个微信群,他经常在群里给我们分享学习资源、推荐值得阅读的好书,跟我们一起探讨文学,上课时互动交流也很多,我很喜欢这样的学习方式,每次史老师的课都早早地去了,才能坐在靠前的位置。”大二学生李楠楠说。
对自己所在的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举办的传统文化月活动史广超老师也很上心,“因为住在老校区,平时与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很少,多参加学院活动也可以拉近与同学们之间的距离。”他每年都会参与传统文化月的整体设计和一些重要环节的把关,与学院其他教师讨论从固定项目中增加什么新项目。
提到如今所取得的成果,史广超感叹:“我要感谢学校和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所提供的环境,还有给予我帮助的各个同事。而且我很幸运拥有一位贤惠的妻子,正是因为有她在背后默默的支持,我才能够全身心投入科研中。”提及家人,史广超的脸上露出几分柔情,“因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书研究了,很多日常琐事我都顾及不到,多亏了妻子的细心打理,减少了我的很多后顾之忧。”
“作为教师,教学是本,科研是源。如果没有科研支撑,教学就成了无源之水。”史广超的科研仍在继续,在关于宋代文学的研究中,他发现了元代文学的研究空间,下一步,他准备从元代文学着手开始自己下一阶段的征程。他对文学的切磋琢磨正如他对自身品德的修养一样,一点点完善,一步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