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我校第十六届“郑航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举行。副院长张锐等来自校内外相关学科领域15位专家担任决赛评委。
本届“挑战杯”竞赛由校团委、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联合主办,管理工程学院承办。比赛通过初赛、复赛、专家复审和现场问辩环节,共有60件作品从240件作品中脱颖而出,最终入围决赛,进行最后角逐。

入围决赛的作品按照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科技发明制作三大类同时开赛。
据组织方介绍,今年,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主要以材料学和管理学类的选题研究为主;哲学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类作品重点围绕精准扶贫、汉语国际教育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更加契合“航空为本 管工结合”的办学特色,包括无人机、飞行器、智慧园林平台、智能管家系统、物流小车等24件作品参赛。

“‘挑战杯’的意义不仅仅是荣誉,更重要的是在参与和成长过程中收获的独特体验。” 校团委副书记李振宇说,“希望参赛的郑航学子能够在挑战自我当中得到历练,激发出创新的热情,培养创新的意识,提高创业的能力。”

最终,“新型可变布局物流无人机”“校园内自动送达物流小车”“等离激元球形纳米颗粒的光散射特性及其在透明显示器中的应用研究”等36件作品在决赛中胜出,将代表我校参加河南省第十四届“挑战杯”竞赛。
“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是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综合性学术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