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历经岁月雕刻,南校区以其浓厚的文化历史底蕴牵绊着郑航人的心弦,毋庸置疑,南校区是郑航发展的见证者。无数郑航名师和郑航学子从这里走出,又把美好的回忆留在了南校区。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特别开设【青葱岁月 最美南校区】栏目,邀请师生、校友回忆畅谈南校区往事,一起走进岁月变迁中的南校区。本期我们采访到我校原副院长张如潮,一起来听听他的讲述。
“……,今早在校园里走走,看到很多新气象。”这是2018年年9月张如潮在微信朋友圈中的分享。望着新区的整齐优美绿化,张如潮的心早已飞回了几十年前,飞回了南校区的珍稀树木那儿!在他眼里,当时的绿化组组长张家勋是南校区绿化永远不可能绕过的一个话题。“张家勋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他不辞劳苦,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到老山前线去采集稀有树种,创造性地在中原地区繁殖和培植珙桐这一珍稀树木。当年,为了保护珍稀树木,学校有意不作任何宣传,但还是吸引了很多林业专家和相关专业的师生前来参观和考察。”
学校在郑州航专时期只有工厂区和现在被称为北区220亩地。教学区很小,没有独立的图书馆,也没有标准的操场,篮球场大小的操场还是和附属小学合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学校曾多次向航空工业部打报告或去北京当面提出要征地和增建校舍的要求,但总是因为经费问题屡屡被搁置。
“关于建设南校区还有一个小故事!”张如潮回忆说。“正在大家不知道如何解决的时候,财务司司长要来学校视察,我和当时的总会计师陈自强副教授就办学成绩、存在问题和征地、校舍建设预算等都做了精心准备。”
“司长来校后听取了学校的汇报并参观了校区。在充分了解我校情况后,帮助我校最终解决了经费问题。经费有了眉目,大家都放下了心里压着的石头。”
这之后才有了占地约180亩地的南校区,有了新教学楼、实验楼和图书馆以及符合要求的标准操场。所有这些都为我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和学校的后续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如今,张如潮把家搬到了东校区。他说在东校区的西侧有一条“运粮河”,现在叫东风渠,那里经常聚集有很多白鹭,多时能够有100只左右。“看到白鹭在龙子湖安家很开心。今日的郑航来之不易,也希望大家都能把航院当成自己的家,爱家、护家、共同建设这个家,让学生在这里安心读书,让教师在这里安心教学,让我们在这里安心生活!”张如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