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 >映像郑航

近期热点


公派归来,志在报国!郑航学子的励志故事!

时间:2025年09月17日  作者:电子信息学院 文图  编辑:新闻中心  点击:

开过辅导班当老师,进过电子厂打工,在超市当过收银员,摆过地摊、卖过菜,干过很多次兼职,大学期间大部分生活费自己挣……从2019年进入我校管理工程学院就读物流工程专业到2023年本科毕业国家公派留学,再到国外研究生顺利毕业归国,他是姜华雨,如今已经成为我校电子信息学院2025级的一名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默而行之步履不息

出生于普通家庭的他从小内敛沉静、不善言辞,但环境的磨砺从未让他停下脚步,反而激发了他拼搏向上的动力。高考毕业后便去当辅导班老师,用自己的双手攒下了第一笔学费。大一入学便接触到学校双创,他深知这是让自己投身科技创新、探索学科交叉与行业前沿、实现个人成长的最好机会,于是他从创新创业中心的学生助理做起,在许多次创新创业活动中学习优秀前辈、校友的成长故事,并以专业第二的成绩拿到奖学金。同时也带领第一支项目团队开始尝试性探索方向,但在当时难以与行业接触的情况下,他经历了一段十分迷茫、挫败的时期。

于迷途中得见星光

遇事不决春风不语,但师言一句犹似灯塔。幸好在大二时,姜华雨的老师为他指明了方向,并告诉他“你要把你的人生目标分成五年一个阶段来逐步实现”,于是他把2021-2025年放在了人生第一个五年规划中详细规划并落实阶段性目标,同时也明晰了未来方向,几乎每天都要在办公室学习工作到12点才回宿舍休息。大三时,他成立中科豪瑞科创团队,带动100余名青年大学生投身智慧健康创新创业实践当中,带领团队获得省级以上奖励20余项,被学弟学妹们亲切的称呼为“姜妈”。

厚积薄发光华自绽

由于在创新创业上的活跃表现,2023年3月姜华雨以专业第二的综合成绩被中匈双方同时提名,并在同年7月被正式授予匈牙利互换奖学金,是我校首位通过自主申请以硕士研究生身份被国家公派赴欧洲留学的应届本科生,在德布勒森大学攻读精益工程专业,实现了从小镇少年到国际留学生的蜕变,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恒有志 贵在坚持”的学业态度。

万里求学心系祖国

留学期间,他广泛学习和接触各国文化,参与外企实践交流。2024年恰逢中匈建交75周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匈牙利期间,他作为CSC奖学金的学生一员,与各界人士一同在布达佩斯亲眼见证了中匈关系提升的历史时刻。未来,他计划立足于产学研平台,专注可穿戴技术与健康计算方向,发挥自身所学专长,投身“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当中,回报祖国,回馈社会,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友谊无界思想无疆

在德布勒森大学的工程管理与企业系,他与外导Norbert教授多次探讨先进制造企业管理中的难题,并在外企实践实训中完成了以精益研发为主题的毕业论文,创新性的将精益思想贯通在产品研发过程中,也与来自匈牙利、土耳其、尼日利亚等不同国家的老师同学结下了深厚情谊。

破卷之功平衡有术

学成归国后,姜华雨更加坚定未来的学业目标和职业理想,于是以初试第一(366分)、复试第一、跨专业综合第一的成绩,毅然选择回到母校攻读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面对跨专业课程学习的挑战,他整理了100多页详实的笔记,钻研新领域理论知识。姜华雨直言,他也曾面临挂科的困扰,也在无数个日夜里辗转煎熬过,很多人说学业与双创难以平衡,但他相信,理论融入实践、想法付诸行动,知行合一方为真知。在无数次自我鼓励与调整中,他逐渐实现了两者的平衡发展。他说,“感谢祖国的培养,感谢老师们的谆谆教诲,更感谢求学多年来家人的支持。”

如今站在熟悉的校园里,姜华雨的目光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定。从物流工程到精益工程,再到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他跨越的不仅是专业界限,更是自我设定的极限,他带回的不仅是知识技能,更是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用五年时间成长起来的他将会继续在人生道路上,奋力书写新时代的青年篇章!


2025年09月17日  魅力学子


下一条:逐梦西藏 格桑盛放——访我校第14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一等奖获得者罗嘉玉

关闭

大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郑州市大学中路2号 邮政编码:450015
龙子湖校区地址:河南郑州郑东新区文苑西路15号 邮政编码:450046
宣传部、新闻中心版权所有,新闻中心维护
建议浏览器使用IE7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