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学校全面落实综合改革、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的攻坚之年,是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的关键之年。各学院按照校党委的统一决策和部署,正在紧锣密鼓、扎实推进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打造优势和特色学科,带动学校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服务社会能力迈上新台阶,确保综合改革落实落地、见底见效。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推出系列文章,对各学院的典型做法进行报道。本篇推出智能工程学院《融汇智能学科 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
“考虑到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和人才市场对智能技术人才的需求,学校整合现有资源成立智能工程学院,可以说是顺势而为,体现了决策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智能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利红如此解读正在紧锣密鼓进行的各项改革措施,“学院将紧跟国家科技发展方向,追赶技术发展前沿,冲击学科高地,培养行业需要的复合应用型智能技术人才,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作为学校年初机构改革中新成立的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对原计算机学院、电子通信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的7个专业进行了整合。智能工程学院院长刘兆瑜认为,“合并后成立的智能工程学院学科布局更加合理,交叉融合更加方便,更加便于跟踪技术前沿,为智能工程学院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了加快改革步伐,融合教育教学资源,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再上新台阶,智能工程学院已经着手推进一系列内部改革措施。
“筹备设立‘人工智能’本科专业是打造‘新工科’、培养复合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一环。”刘兆瑜介绍说,经过整合,智能工程学院现有的师资和专业已涵盖了智能工程学科群的大部分领域,“‘人工智能’就是用计算机系统模仿人类等思维活动,是现代多门学科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综合性学科。本着理论先导、应用为王的原则,我们确定了在教学中特色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领域,重点关注智能检测设备、无人机系统、5G智能应用、航空大数据智能检索等方向。”
智能工程学院在人才培养上也更加关注学生科学思维的形成、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新版培养方案将以完善学生软硬件知识体系为基础,持续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改善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问题。同时,学院将组织指导更多学生参与各项国家级科创竞赛中,以赛促学、以赛推进双创,以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刘兆瑜说。
“新学期,智能工程学院将以‘稳定、调整、融合、发展’为工作主基调,坚决落实学校的各项改革措施,明晰“新工科”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定位,加快学科和团队的融合步伐,形成合力,推动新学院快速发展。”王利红说。